南方日報訊 (記者/謝慶裕 通訊員/吳凡 李佳偉)今明兩日,第三屆中國環境院所長論壇在廣州召開。本次會論壇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教育部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承辦。
  來自環境保護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廣東省科技廳以及重點高校、環保系統、中科院系統等涉及環保的科研院(所)140餘人出席了論壇。
  近期我國多地出現的霧霾天氣引起了媒體與現場專家的關註。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除了燃煤、機動車排放等經濟發展的原因外,近期京津冀的霧霾重污染天氣還與氣象條件(前期降雨後濕度大,接著長時間靜風)、簸箕型的地形擴散條件、10月北方地區開始燒秸稈等原因有關。
  郝吉明認為,與京津冀、長三角相比,珠三角背山面海地形擴散條件更有利,近年對大的排放源控制也取得了較好效果,PM2.5有可能率先達標。接下來,廣東在治理過程中需要解決好小鍋爐、中小企業等較小源的污染,並註意協同控制機動車排放氮氧化物、傢具、噴塗、印刷等行業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生成臭氧和PM2.5。在農業方面,則需要警惕來自大規模集中養殖業、農田肥料使用較多等揮發到空氣中的氨污染。“大氣‘國十條’要求珠三角2017年PM2.5下降15%,以目前的情況推算(上半年均值44微克/立方米,國家達標限制35微克/立方米),珠三角估計到2020年前後PM2.5可以達標。”郝吉明說。  (原標題:珠三角PM2.5 有望率先達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d81wdtmt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